留意市场的人会发现,近期市场上高档食用油品种繁多,不仅有进口的橄榄油,国产核桃油、红花籽油、山茶籽油等也大量出现,每瓶(1升)百元以上的新品种层出不穷。每升近200元的核桃油,比普通豆油贵了将近二十倍,可销售看好。据了解,高档食用油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都出现了80%左右的销售增长率。选购者绝大部分是把高档食用油看成是减少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液黏稠度的产品,当作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不过,专家指出,高档食用油未必就有人们企盼的这些作用。
那么,选购什么样的食用油最好?怎样吃油最健康?营养专家告诉我们,选购家庭烹调用油,首先要了解相关知识,把握健康吃油的大原则,才不会盲目跟着广告跑、被那些言过其实的广告所忽悠。
了解食用油的成分
任何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几乎100%都是脂肪,也是饮食中热量最高者,还含有少量的脂溶性维生素E、维生素K。它的脂肪由脂肪酸组成,又分为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还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动物性食品内,及少数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等。像猪油、肥肉、全脂奶的脂肪(奶油)就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有医学常识的人知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形成高血脂症,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食用植物油内。研究认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取代饮食里的饱和脂肪、不提高每天总热量的情况下,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都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维护人体细胞结构,形成体内的激素是必不可少的。人体本身不能合成,要依靠每天吃的食物来供给,所以被称为必需脂肪酸。ω-3脂肪酸分两种:一种是亚麻酸,主要存在于一些食用植物油和果仁内;另一种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一些深海鱼里含量较多。ω-6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存在于食用植物油内。科学家发现:摄入过多的ω-6脂肪酸,可以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代谢物质,引起体内的炎性反应;而摄入足够的ω-3脂肪酸,可以平衡这种代谢物质,起到抗炎作用。
吃油要讲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控制的25克以内。而实际上国人每人每天的食用量达到44克,已经大大超过这个建议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该尽可能低。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应该超过16克。如果希望达到这样的标准,那就要求我们留意平衡饮食。如100克腊肉含有16克饱和脂肪酸;250克的全脂奶就有5克饱和脂肪酸;100克纯里脊肉也有4克饱和脂肪酸;100克橄榄油本身也有近14克饱和脂肪酸。我们在调配饮食时,应该注意这些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