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倡药补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应之。人体的阳气于冬季内藏,阴经内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1.要辨证进补:
气虚者的进补: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即喘、体倦、懒言、常自汗出、面色淡,舌淡白,脉虚弱无力。可以用下列补药,如人参、山药、茯苓等。
血虚者的进补:所谓血虚,即是营养人体的物质不足,不能发挥营养人体的作用,表现为不耐劳作,面无华色、苍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脉细。可以用下列药,如龙眼肉、何首乌、紫河车等。
阴虚者的进补:阴虚是指营养人体的血、津液、阴精皆不足,表现为,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喜冷饮,舌红少苔,脉细数。可以用下列药,如枸杞子、桑葚、黄精等。
阳虚者的进补: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溏,脉沉乏力。可以用下列药,如杜仲、鹿茸等。
2.要注意不同年龄的补益:
青年学生学习负担重,睡眠不足,产生心脾不足或心肾不足,可以选用莲子、何首乌等;小儿内脏娇弱,易虚易实,饮食不节易伤脾胃,可以在冬季健脾,用茯苓、山楂、大枣、苡仁、红小豆等;中年人工作负荷重,不注意休息,损伤气血,可以用龙眼肉、黄芪、当归、等补养气血;老年人身体虚弱,无病时可以选用杜仲、何首乌等,若有病则必须辨证进补。此外,男女性别不同,补益方法也不同。如少女月经未至,无病时选用当归、白芍、紫河车等。
3.药补勿过偏:
服用补药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否则会导致阴阳新的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