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保持肾气旺盛,防止严寒的侵袭
按节气算“大雪”已过,冬至即将来临。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告诉大家,冬天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由于人体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则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生病。
王医生说,冬天要保持肾气旺盛,关键的一点是,要防止冬季严寒的侵袭。所以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一、精神调养
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具体到人体的精神活动,又如何“藏”呢?在《黄帝内经》里早已明确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说,人们在冬天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品那样满足。其中心思想是:在冬季人们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能调摄不良情绪。在遇到不顺心的事、不高兴的事时,要学会调摄情绪,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措施之一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来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而减轻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冬天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以增强大脑功能。
二、饮食调养
1.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其曝寒和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热能。
2.冬季宜多食的食物:可以多用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3.“少食咸,多食苦”: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抗御过亢的肾水。同时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季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平阳”的原则,也就是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物皆是有益的食品。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绿豆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