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豆浆应该这样喝
发布时间:2011/4/14

 

 

豆浆是中国人民无比喜爱的一种饮品,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豆浆是将大豆用水泡过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含有丰富的营养。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红枣、枸杞、绿豆、百合等都可以成为它的绝好搭档。但是,喝豆浆的学问您是否都知晓呢?本期《健康知识》将为您一一揭晓。

 

豆浆多功能

 

关于豆浆的功用,诸多医书皆有记载,如《纲目拾遗》中写道:性味:甘、微咸、性平;功效:清咽、祛腻、解盐卤毒;《食物考》中记载:性味:甘、微苦、性凉;功效:清热下气、利便通肠、止淋浊。因此,豆浆如用于食疗,则可治疗诸多病症,其食用价值之高,亦可见一斑。

 

  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及烟酸等,并含有异黄酮类、皂甙类及与甙原结合的糖类、胆碱、叶酸、亚叶酸、泛酸、生物素等。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喝豆浆有诸多好处:

 

1、  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豆浆中所含的皂甙有明显降血脂作用;磷脂也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大豆磷脂口服可使胆固醇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损伤症状亦减轻。

 

  2、保肝及抗脂肪肝、减肥的作用

皂甙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磷脂可使胞膜磷脂酰胆碱及豆油酸的含量增高,细胞膜流动性加大,胞内脂肪蓄积减少。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总黄酮有显著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同时可使冠脉血管阻力降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小,血压下降等,还可增加脑血流量并降低血管阻力;大豆甙还有明显抗心律失常和抗凝、促纤溶的作用。

 

  4、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大豆皂甙及其单体皂甙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起始反应从而达到抗氧化和衰老的作用。

 

  5、抗肿瘤的作用

大豆皂甙有一定抗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的作用。

 

  6、其他作用

大豆总甙有明显抗病毒的作用;大豆磷脂还有明显加强和延长胰岛素降血糖效果的作用,还能改善胆石症患者胆汁中磷脂、胆固醇的比值,增加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

 

喝豆浆5要点

 

豆浆除了有上述提到的时髦作用外,还具有许多传统的神奇功效,那么我们该怎样喝才能让它可贵的价值得到体现呢?也许你该先看看下面的建议:

                                                                                                  (后接第二页)

 

 

 

  1)喝什么豆浆

豆浆的喝法多种多样,其实喝纯豆浆已经很好了,不过有些人或是不喜欢纯豆浆的口感,或是觉得长期喝容易腻,想要换花样喝喝,那就可以在豆浆里加点蔬果,如香蕉、南瓜等,依自己的口味而定。但如果想加五谷,建议加杂粮,比如玉米渣、新鲜玉米或者燕麦之类的。

  2)什么时候喝?

  喝豆浆的最佳时间是在用早餐时,最好不要空腹喝。

  如果希望通过喝豆浆减肥,则最好在饭前喝。一杯豆浆下肚后,会有膳食纤维给你的胃把关,就能管住自己的嘴了。豆浆中的膳食纤维有排毒作用,它能清洁肠道并带出体内多余的脂肪,可以说是既养颜又减肥。

 

  3)喝多少量?

  平时将豆浆当饮料服用时,则三餐前都可以喝一杯,成人每次可饮250350毫升,儿童每次可饮100200毫升。如果是五谷豆浆,再多喝点也没事。若是想减肥,服用的量还可加大,具体用量可根据自己胃的承受能力来调整。

但如果用豆浆来治疗疾病,则应该根据病情的需要随时调整用量,具体情况遵医嘱。

 

  4)怎么喝?

  当希望通过喝豆浆来帮助减肥时,则最好连豆渣一起喝掉。因为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这些物质都有协助减肥的作用。

  但当用豆浆来治疗疾病时则又另当别论了。例如,用豆浆来治虚羸病(即身体虚弱)时,则可常用豆浆煮粥食。若用豆浆来治疗咳嗽、哮喘时,则可用饴糖二两,豆浆一碗,煮化顿服,每日一到两次,三日左右即可见效。

还可根据体质的不同加入不同的药物,例如阴虚的患者可加入麦冬、桑椹、百合等滋阴之品;肝肾亏虚患者则可将黑大豆、枸杞、熟地、山茱萸、山药等滋补肝肾之品与大豆一起同制美味可口的豆浆饮用。

 

  5)哪些人不适合喝?

  豆浆虽老少皆宜,但并不是说人人都能喝豆浆。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肾结石患者及肾功能障碍患者、痛风患者不能喝豆浆。

特别提醒:尽管豆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乳癌高危人群不要大量喝豆浆。

 

更多、更新、更权威的健康知识请多关注我们中心网站【健康知识】版块。

 

 

 

 

 

12下一页 到第  页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