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6 宝宝稍有动静就和他说话
刚出生的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断交替的。深睡眠时,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除了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活动:浅睡眠时,宝宝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活动,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的正常表现。
正确做法: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运动,不要急着去拍他、抱他或者给他喂奶,先在床边观察一段时间,看宝宝是否能接着睡。否则,给予过多的干预,会人为地打断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等更多的表现,妈妈再去进行处理。
误区7 开灯睡宝宝不害怕
宝宝的视神经系统尚未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机体调节能力差,如果卧室开着灯,会改变宝宝区别昼夜的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将来患近视眼的概率要高出关灯睡觉的宝宝。
正确做法:准备一盏可调光的夜灯,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宝宝有动静时可随时打开照明。通常半夜醒来,我们的眼睛已经习惯黑暗,只要打开一点点光就可以看清了。
误区8 穿衣睡觉不感冒
穿着厚厚的衣服睡觉会使宝宝的肌肉不能完全放松,因而总是不能进入熟睡状态,妨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另外,衣服过多容易裹住宝宝,使呼吸及血液循环变得不通畅,心脏、肺及大血管有压迫感,导致宝宝经常发生夜惊等现像,影响睡眠质量。
正确做法:睡觉时最好让宝宝穿舒适宽松的纯棉内衣,另外,注意控制室温。宝宝手脚温暖,身上无汗是适宜的穿着和室温。
误区9 叫醒宝宝喂奶
宝宝睡得香甜的时候,如果硬将他叫醒,这不仅会使宝宝因为睡眠不足而没有食欲,还直接影响了他的睡眠质量,久而久之会造成宝宝缺乏深睡眠。
正确做法:新手妈妈要牢记,饿不饿,宝宝自己最清楚,如果饿了,再小的宝宝也会有条件反射,他会自己醒过来找吃的。
误区10 睡软床更舒适
很多妈妈让宝宝跟大人一起睡在软软的席梦思床垫上,这种方法不可取。宝宝的骨骼中含无机盐少、有机物多,因而具有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大的特点,如果让宝宝长期睡在凹陷的软床上,会增加宝宝脊柱的生理性弯曲度,使脊柱两旁的韧带和关节负担过重,不仅容易形成驼背,还有可能导致脊柱畸形。
正确做法:从新生儿期就应该开始不要让宝宝睡软床。宝宝理想而科学的睡床应当是木板床。睡这种床,可避免宝宝脊柱、骨骼变形。
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要让宝宝养成好习惯,宝宝睡觉最迟不超过晚9点,这样,就不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小编会将更多的早教、育婴知识陆续在我们网站【健康知识】版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