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咨询电话
  • 中心公众号
    中心公众号
中心动态
【记录】营养教育实践讲座(附学员心得)
发布时间:2012/9/14
营养教育实践讲座
      9月2号,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的副教授赵勇老师给大家带来关于营养教育与实践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总结10年以来对营养教育的认识,通过亲身的经历,阐述营养教育对于营养师从业人员的重要性!

 


附:优秀学员程浩参加本次分享会的心得!
 
赵勇老师讲了些什么,我们学到了什么?

      赵勇老师课堂上分享了较多关于营养工作开展的事项,例如需求分析, 措施制定,执行营养干预方案,跟进执行效果等步骤;

      还提到了自己讲座的一些心得,比如:讲座前需先进行听众背景了解、接着明确自己本次讲座的目的、围绕自己的讲座目的和期望达成的效果安排讲义内容和一些会场互动活动、讲座进行时还要注意观察听众情况,及时有效调整自己的演讲以便可以保持听众的参与性;当然,赵老师还提到说演讲者要自己投入演讲中,合理使用自身的实例和个性化的语言,以更具说服力和特色

      也谈到说:要善于开动脑筋,具备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他讲到自己在香港大学正好遇到open day  ,于是自己顿然受到启发,回到自己任职的重庆医科大后,也及时策划和实施了“重庆医科大自己的open  day”; 还聊到,自己在面对艾滋病患者时,意识到这一特殊人群对营养知识的渴望,马上着手准备并申请了艾滋病人营养干预的“国家科普课题”。对于赵老师的讲座,我们有自己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收获,下面我想由此重点谈谈在参与讲座和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感受!?

对于学习,我的看法

                                                         ——no  magic ,just  basic

      在这里,想讲讲心里话,我想坦诚沟通自己看到的问题。
      每次有讲座的时候,大家都热心参与,在QQ群里互动营养讲座的信息,及时了解讲座的地点、时间、主题等等,也提前了解清楚要坐什么车,坐几路公交更快捷等等准备事宜。
      可是当大家真正来到讲座现场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自己来的初衷——那就是,学习,学习,真正的学习。
      这是一个相对浮躁的社会,我们生活工作在其中,会被周围的有形无形的事物渐渐影响,每个人心中都会隐藏着这些因素,不由自主的急躁、不安、无法静心做事、回归学习的本质。 我想提出一些问题,不是偏见,而是希望我们这个大群体可以一起成长和进步,这是我此篇心得分享的初衷。
      来到现场,注意留心观察,会发现大家往往听讲非常随意,可能比较少的朋友去仔细梳理以下这些问题:
      1、我今天是抱着怎样的学习期待来听课? 我真心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收获些什么?
      2、除了记录学到的营养专业知识外,我是否可以学学每个讲师不同的演讲风格和技能?(因为当众演说,如同学开车一样,应该是必须要掌握的日常技能)    我是否可以通过认真聆听,以激发自己关于更多营养运用的灵感?   我在听讲中,受到信息刺激而突发的想法,我是否应该马上记下来,并接着整理思绪,与朋友分享,考虑运用的可能性?
      只有不断的提问,我们才能明白自己需要些什么?
      只有不断的提问,我们才能对很多事实真相和学术有着深入而真切的认识,找到进一步专业的突破口?
      只有不断的提问,我们才能围绕预先预设的学习目标,去管理自己,达成学习目标。
      3、我可以如何有效的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去提炼出对自己现在生活、工作有切实帮助的信息。
      4、在这个场所,我身边的资源,我是否可以主动的去整合和珍惜:
      比如: 你可以这样来锻炼自己的演说能力,你在场的时候,就预想: 这个时候,赵老师突然提到“下面我们有请你,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收获?”你如何在自己规定的3分钟内,准备好简洁而精彩的发言?
(这是自我的心理演练,善于自我教育的人,总是能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无数种自我教育和提升的实用性方法)
      比如:   今天站在台上分享的是我,我打算如何去构思讲座的思路? 针对性的组织自己的内容。(这是自我思绪梳理的好方法,你可以快速的收集和整理自己的信息,然后思路清晰的精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去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这就是演说的自我训练,你利用和珍惜的就是现场给你营造的这种公开的环境)
      比如:刚听到赵老师介绍那个同学是学厨师的,我正打算经营餐厅,我待会儿是不是主动和他交流认识下(这是主动、乐观、自信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养成习惯后的回报)资源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但是如果我们不养成习惯,由内而外的发力,你是没有抓住资源的能力的。
      真正的学习应该随时回归基本,那就是,树立每个人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动脑筋—学以致用,这些看似最基本的学习原则,其实才是最有效的。
 
流行文化和传统基本原则
      成功:流行的文化是投机取巧,主打关系,不重专业和品德态度;

      基本原则是诚信、努力、坚持、自强、成长等等最基本的态度;

      学习: 流行的文化是购买这样那样的辅助工具:读书郎、电子通;每天不停的家教和补课,还是补课;不加分析,就是要出国等等;

      基本的原则是学习来源于感恩,梦想,运用;表现出来是自我投入,乐趣,喜爱,术业有专攻,不断尝试运用。

      乐趣: 流行的文化是买比你更贵的手表,比你更贵的衣服,去门票比你更高的旅游胜地,看比你更贵的电影,高不高兴,重要的是给别人看;

      基本的原则是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享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劳动和生活的时光; 相互鼓励,积极面对困难。
 
      除了成功、学习、乐趣等,其实还有很多流行文化和基本原则的分差例子。之所以取了这个题目:    no  magic,just  basic! (没有魔法,只有基本)是因为我发现很多的东西,我们失去了最本身的初衷,被社会带的浮躁而失去了不是方向的方向,忘记了自己当初对自己和对家人的承诺!   也失去了携手前进的力量!
 
      问问乔丹、科比、梅西、林丹,你们的运动天赋和成绩,为何如此出色?
      他们会告诉你最基本的: 努力训练、自我自律、规律作息、研读并总结比赛;
      问问巴菲特、斯坦恩、康福士夫等已经很年老的商业传奇,你们已到万年,为何还如此投入工作,并光彩焕发?
      他们会告诉你最基本的: 我热爱我所从事的商业投资事业、NBA篮球事业、丰田汽车; 我乐观开朗,重视健康饮食; 我任然保持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让我不断的学习,尝试,总结,改善。
      问问一届又一届的高考状元:你们学习为何如此出色?
      他们也会告诉你最基本的: 我们重视课堂,提高听课效率;善于求教老师,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我们也享受攻克学习难题后的喜悦感;我喜欢数学、喜欢地理等等;
      再问问很多恩爱的家庭,发展良好的家庭:家人们告诉你的,还是基本的: 我们相互关爱,相互鼓励; 一家人常常一起商量,坚持家庭的发展规划;

no  magic,just  basic!

      不知不觉,随口而出,写下了自己由感而发的一些心里话,我想提醒自己也和大家共勉的是:重视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要去欺骗自己,不要忘记自己做事情的初衷!让自己的内心回归本该就有的: 平静、祥和、关爱、期望、热情、梦想.............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