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运动人群膳食指南:合理的膳食制度【营养师培训】
发布时间:2015/1/14

关键词:公共营养师培训,营养师培训,公共营养师

来源:互联网

  膳食制度包括进餐次数、进餐时间和膳食分配。合理的膳食制度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使人体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状态。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机体工作能力也有良好作用。运动员应定时进餐,饮食有节制,不喝烈酒,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

  进餐次数

  运动人群应定时进餐,进餐次数除日常基本三餐外,最好增加1~2次点心,这对于热能消耗大的人和青少年运动员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增加进餐次数,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可提高工作效率。

  进餐时间

  进餐时间与运动训练时间或比赛时间应有一定间隔,特别是早、午、晚三个正餐,由于食物较多且复杂,消化器官的负担较重,因而更应注意合理安排进餐时间。

  一般应在运动结束后休息30分钟再进餐,大运动量后应休息40~60分钟再进餐。食物胃排空时间约为3~4小时。进餐后的一定时间内,胃中食物充盈,影响横膈的呼吸活动,从而对运动不利,另外,有研究表明,在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体内循环血液量的25%汇集到消化系统,而在运动时,循环血量主要汇集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仅有3%。因此,进食后不久就进行运动,必然会造成运动系统与消化系统都需要血液供应的矛盾,这不仅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影响运动能力。因此,进餐后,一般应间隔1.5~2小时再进行运动训练。在训练或比赛间歇中的加餐,不强调间隔时间,但要求食物易于消化吸收,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各餐能量适宜分配比例

  一日各餐食物的能量和质量分配,应根据运动人群一天活动的情况来安排,原则上是早餐应摄入较充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使整个上午保持较高的血糖水平和生理功能;晚餐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不应过多,以免使血糖持续升高,影响睡眠和次日早晨的食欲。

 注:加餐包括各种小吃、零食和运动营养品

 1. 运动前餐的安排

  运动前的一餐食物量不要过多,要易于消化,少含脂肪和纤维素。
      
(1) 食物体积不能过大;
      (2) 能量密度应该较高;
      (3) 容易消化吸收;
      (4) 以谷类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5) 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充足。

  2.运动后餐的安排

  运动后一餐食物量要多一些,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满足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需要。但晚餐不宜过多,也不宜有难消化和刺激性大的食物。

编辑:营养师培训


历史推荐:

》3款食疗方对抗白发
小心喝茶的坏习惯会喝掉健康
》转基因土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清肺食疗推荐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