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江湖
食用油是美食烹饪的基础,每餐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身体要健康,食用油的选择至关重要。不过,在食用油的江湖里,常见的就有大豆油、菜籽油、茶油、亚麻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按原料区分的多种种类,还有压榨和浸出两种生产工艺之别,直让人眼花缭乱。那我们该如何选购呢?在用途和品质上,消费者选购各种油有什么学问呢?今天就让我们的高级营养师,营养讲师海笑,为我们答疑解惑。
食用油营养“术语”
食用油是人体获取脂肪的常规途径。它的营养离不开“油脂”二字,按脂肪酸的成分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国营养学会提出,当摄入这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时,比较适合人体。
食用油从原料角度又可分为植物油与动物油。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食用油,多是植物油,如前面例举的几种,动物油主要有猪油、牛油、羊油、鸡油等。
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推荐大家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这是因为动物油(像猪油、鸡油)中含饱和脂肪酸多,对人体健康不利,饱和脂肪酸摄人量过高是导致血液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俗称“坏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与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和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四川地区的老年人,大多数都比较喜欢用猪油,尤其喜爱猪油面,特别香。那是不是以后就不能吃猪油面了呢?健康的人其实是可以吃的。如果你是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和癌症患者,则要尽量少吃。)
另一方面,植物油中的主要成分则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两种脂肪酸.它们分别都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
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用油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对视力保健、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n一6系列的亚油酸和n一3系列的a一亚麻酸都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
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用油如橄榄油和茶叶籽油,对人体虽不是必需脂肪酸,但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作用,由于这类油的口感好,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在欧美非常流行。
植物油也是中国居民维牛素E的主要来源,维生素E的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还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
文:营养师培训
往期回顾:
长期面对电脑,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眼睛疲劳、视觉模糊、视力下降,干涩发痒、酸胀疼痛、头晕的症状,有的还会形成近视,医学上称之为“电脑眼”病。如果你也中招了,那可要好好看看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的营养师准备的本期专题。
《养眼高招,完败“电脑眼”》系列营养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