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关于转基因的五大误区【营养师培训】
发布时间:2014/12/6

关键词:四川营养师培训,营养师培训,公共营养师

   

      有人说,像小西红柿、小乳瓜、小南瓜等,都是转基因食品,应该尽量少食用。虽然目前可能没有实验证明这些食品对人体不利,但这些转基因食品和一般的食品不同。比如小西红柿洗了后,放上一个星期都不会腐烂,但普通的西红柿却不然,这说明连微生物或菌类都不吃这些转基因食品,所以我们应该少吃。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忧虑,但遗憾的是,他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来源,却往往都有着极大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为样子不像传统品种的蔬菜水果就是转基因产品】
      
现在市面上蔬菜水果品种繁多,有小个子的番茄和黄瓜,也有大个子的青椒和草莓。然而,这些都算不上转基因产品。所谓转基因产品,是用人工方法,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来。至于在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杂交,或者用各种条件来促进植物发生变异,都不是转基因。
      其实,天然植物本来就是形状多样的。同样一种东西,个头有大有小,色彩五颜六色。人们只看到一种大小、一种颜色的产品,只是因为人类普遍种植这种品种而已。比如说,把各种番茄品种之间互相杂交,就能育出深红色、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紫色等不同颜色,以及不同大小的番茄来。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和转基因完全不挨边。就好比人有不同民族,不同种族通婚之后,就会生出鼻梁高度、嘴形、眼睛和头发颜色、个头高矮等发生变化的混血儿来一样。
      目前除去国家公布的正式批准生产或进口的转基因作物的名单,其他农产品均为非转基因食品。就蔬果而言,无论颜色、大小如何,除了木瓜之外,都是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得到的品种。还有一些品种是将种子进行各种处理,人工诱导基因突变,比如把种子带到太空中,再进行后期选育的结果,这也与转基因毫无关系。所谓紫薯、小番茄、彩色甜椒是转基因产品的说法,只是因为对农业品种不了解的缘故。同时,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甜玉米也好,紫玉米也好,黑米也好,黑小麦也好,都和转基因没有关系。
      某种意义上,这些五颜六色的食物,反而是无需担忧转基因问题的。除了正在研究中的“黄金大米”和颜色有关,其他转基因的粮食大豆反而是样子平凡,很难用肉眼鉴别出来的。用挑颜色的方法或看是否发芽方法都很难鉴别。
      也就是说,这些育种方法只是在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转移基因,就像不同民族的人结合后生孩子,或者人受到某种外界刺激发生了变异,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基因。而转基因产品呢,好比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人身上,让人身上拥有某种花的基因,或者某种细菌的基因,这显然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误区之二:以为水果蔬菜不容易坏就是转基因产品】
      一个南瓜或一个番茄能保存一周,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首先,品种之间的储藏性差距很大。有些果蔬品种天生就是耐储藏,有的就特别容易坏。比如20年前常见的国光苹果皮厚,不放进冷库也能储藏两三个月,而且皮厚、蜡质层厚,也相对不容易受到霉菌的攻击。人们可以通过传统杂交方法来选育出这些不容易坏的果蔬品种。
      其次,蔬菜水果都有自己的保存条件,只要按条件储藏,就能保存很久。比如说,苹果可以在冷藏库里存12个月之久,这和基因没有丝毫关系,只不过是人们利用降低温度、调整冷库中气体成分的方法使苹果进入类似于“冬眠”的状态,降低它的呼吸作用和衰老进程而已。即便不放在冷库里,很多蔬菜水果都能在阴凉处保存一周以上,西瓜在切开之前能存放半个月以上,完整的洋葱、胡萝卜,没有过熟的番茄等,在家里放一周也没问题。
      的确有“基因改造”的番茄不容易成熟,不过它可不是放一周的问题,而是根本不会自己成熟。因为人们想办法去掉了它启动衰老成熟的“开关”。这样,它就一直保持青涩状态,除非外用催熟剂来处理,才能变成红色,变成可食状态。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生鲜番茄中,还没有这种产品。
      目前在我国市面上,除了木瓜之外没有其他和转基因有关的蔬菜水果,而木瓜本来也不是天天大量吃的水果。所以,消费者无需忧虑蔬果的转基因问题而不敢购买。

【误区之三:以为加工食品中没有转基因产品】
      加工产品都是来自于农产品原料的,原料中的各种污染成分,以及转基因成分,都会进入到加工食品当中去。然而,人们通常都盯着农产品原材料,特别是新鲜蔬菜水果,总是担心它有农药,有污染,有转基因成分等。其实,事实正好相反——我国市场上的转基因成分,绝大多数来自于加工产品的,特别是使用进口原料的加工产品。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国。它所产的大豆油90%以上是转基因产品,还有菜花油(基因改良过的菜籽油)、马铃薯、小麦、玉米等,都是大宗转基因产品。同时,美国也是豆油、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的出口大国,只要买它的转基因农产品,就自然地引入了转基因成分。
      比如说,快餐店里的薯条,可能是转基因的马铃薯;制作点心用的油脂,可能是转基因大豆油,或者经过氢化处理的转基因大豆油;制作汉堡和热狗用的面粉,也可能是转基因小麦制成的面粉。又比如说,吃到的各种美味饼干和曲奇,可能也会用转基因油脂,转基因面粉,转基因玉米粉等。越是国外产品,这种可能性就越大。担心转基因成分的消费者没有看到农产品原料本身,往往就会“眼不见心不烦”,高高兴兴地花高价把蛋白粉、饼干、点心、谷物片之类进口产品买来并吃下去。
      另一个让转基因食品进入千家万户的途径,就是市场上销售的调和油和大豆油。便宜的调和油当中,往往会有很大比例的来自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油。由于这种油价格低廉,受到不少餐馆和市民家庭的欢迎。实际上,大豆油的脂肪含量高达99.9%,其中几乎测不出所谓“外来基因”的产物,未发现安全性有问题。需要注意的,倒是大豆油耐热性较差,不宜作为煎炸用油,烹调时最好不冒油烟。此外,由于进口转基因大豆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较低,适合榨油而不适合做豆腐,市售豆制品多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制作,完全无需忧虑。

【误区之四:以为转基因食品吃了就会引起明显的健康危险】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很大一部分源于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但是,20年来的研究并未发现经过安全评价后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对人有明显毒性,人们并不必把它看成洪水猛兽,虽然也有一些食用后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等负面报告,但未发现有造成“不孕不育”的效果,更不会引起致命性的严重后果。所谓“有害说”没有得到科学界主流的认可和支持。
      环保主义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反感,主要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担心它未来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目前人类可能无法充分预料并加以控制。所以一些环保组织的人士坚决反对发展转基因食品。他们的理由是,至今为止,转基因农产品主要目标是高产、抗虫、抗除草剂等,对食物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并没有很大贡献,也并不能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还有潜在的环境忧虑,为何要发展它呢?也有一些人士担心高度商业化的转基因品种会影响栽培品种的多样性。但这些考虑和转基因对健康有害完全是两回事。
      在绿色和平组织上榜的含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一些跨国食品品牌。相比之下,买中国产的新鲜果蔬,吃各种杂粮、杂豆,用花生油、菜籽油自己烹调,几乎不会有吃进去转基因成分的危险。所以,如果很纠结这个问题,不妨少吃点洋快餐和饼干点心薯片之类。

【误区之五:以为不吃转基因食品,自己就能更健康】
      远离转基因食品这种行为,如果是出于关注生态平衡的动机,的确是一种有社会责任的想法。但对于多数只关心健康的消费者来说,远离转基因农产品并不是获得健康的关键所在。只吃非转基因食品,并不意味着自己的饮食健康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比如说,炸薯片不利于健康,无论它是用转基因马铃薯做的,还是用非转基因马铃薯做的,都一样不健康。如果我们天天只吃白米白面,经常吃油炸熏烤食品,吃甜食喝甜饮料,就算全部是非转基因,也不可能会常保健康。
      什么才是对维护健康最重要的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不关注自己的营养平衡,不做最起码的运动健身,烟酒无度,生活不规律,半夜不睡觉,经常处于压抑或焦虑之中……这些才是最伤害我们身体健康的事情!吃的食物中有没有转基因的食材,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对于促进健康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关键问题。

文:营养师培训


下期预告:     
   食用油的江湖》系列之《食用油营养“术语”


往期回顾:
     
  长期面对电脑,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眼睛疲劳、视觉模糊、视力下降,干涩发痒、酸胀疼痛、头晕的症状,有的还会形成近视,医学上称之为“电脑眼”病。如果你也中招了,那可要好好看看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营养师准备的本期专题。

养眼高招,完败“电脑眼”系列营养知识回顾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