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体质:应注重心脏保养】
体质特点:这种体质的人有一个特点——经常心慌心悸,极易健忘头晕。比如起床或起立过快时易出现目眩、心慌;失眠多梦,劳累易头痛;怕冷不怕热,冬季皮肤干燥瘙痒;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淡白,脉细无力,女性月经减少或延迟。
调理建议:一般而言,常用的补血中药可选用当归、阿胶、何首乌、枸杞子、白芍、熟地黄、紫河车等。而黑米、芝麻、龙眼肉、荔枝、桑椹、蜂蜜、黑木耳也同样具有补血的功效。
补血药膳推荐>>>
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500克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成。
【阳虚体质:注意保暖少吃梨】
体质特点:大多表现为面色淡白,手脚温度较低,小便颜色较清,大便时稀,怕寒喜暖,冬天即使穿得再多,身体也很难暖和起来。这类体质人群大多形体偏胖,肌肉不壮。
调理建议:阳气虚弱宜适当多吃些温肾壮阳的食物。如猪肾、牛羊肉、狗肉、麻雀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核桃、栗子、韭菜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而应少吃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的食物。尤其冬季要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选择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避免出汗过多。
补阳药膳推荐>>>
韭菜炒胡桃仁:取胡桃仁50克,开水浸泡去皮,沥干备用。韭菜200克摘洗干净,切成寸段备用。麻油倒入炒锅,烧至七成热时,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
【痰湿体质:必须控制体重】
体质特点:痰湿体质是胖人的“生产基地”,大多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眼皮微肿,舌苔腻,常常感到胸闷,痰多,总觉得四肢酸困沉重,神倦多睡,不爱运动。这类体质人群容易患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需要控制体重。
调理建议: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注意控制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的摄入;可多食海带、紫菜、白萝卜、扁豆、薏米、冬瓜等食物;居住环境宜干燥不宜潮湿;多户外活动,运动需达到出汗水平,衣着应透气散湿,且要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
祛湿药膳推荐>>>
赤豆鲤鱼汤:将活鲤鱼1尾(约800克)去鳞、鳃、内脏;将红小豆50克、陈皮10克、辣椒6克、草果6克填入鱼腹,放入盆内,加适量料酒、生姜、葱段、胡椒,食盐少许,上笼蒸熟即成。
文:营养师培训
下期预告:
《冬令进补,好菜一箩筐》系列之《冬日病,食疗治》
往期回顾:
长期面对电脑,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眼睛疲劳、视觉模糊、视力下降,干涩发痒、酸胀疼痛、头晕的症状,有的还会形成近视,医学上称之为“电脑眼”病。如果你也中招了,那可要好好看看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的营养师准备的本期专题。
《养眼高招,完败“电脑眼”》系列营养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