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有绝招
【特殊人群这样防暑】
酷暑季节,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1、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多喝常温的白开水。
2、孕产妇: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要保证睡眠。
3、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中暑后轻松急救】
正常情况下,对中暑病人可采用“六字”急救法进行救治。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垫高头部,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以利病人呼吸和快速散热。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敷:可用冷水蘸湿毛巾敷于患者头部,或将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以利快速降温。也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电扇或空调降温,加速散热。但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擦:用毛巾擦拭浸在冷水中的患者的四肢和躯体,把皮肤擦红,一般擦上15~30分钟就可以把患者的体温降到37℃~38℃。
4、补: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5、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6、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在进行必要的急救之后立即送往附近医院进行补液和药物治疗。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地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器官。
TIPS>>>
防暑药,常备不可少
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等症。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文:营养师培训
往期回顾:
“妈妈,我要喝饮料。”“不行!饮料喝多了会发胖。”“妈妈,我要吃糖。”“不行!糖吃多了会蛀牙。”……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场景,有不少家长在对待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上,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其实,零食并不是只会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选好了、吃对了,它也会成为儿童健康膳食构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成长的营养秘诀》系列营养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