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营养师培训】肥胖是病,得治(一)
发布时间:2014/4/6

关键词:营养健康  营养师培训  健康杀手
                   

导语:曾几何时,中国人认为“富态”绝对是件好事,但如今,肥胖症却成为了一种慢性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它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容易被忽视,但发病率却在急剧上升的一种疾病。

      

肥胖是病,得治!

源于内因外因

      真正的肥胖应当是通过对身体脂肪比例的测量而诊断的,这些脂肪包括影响视觉的皮下脂肪和造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内脏脂肪。然而,为了诊断的方便,医学上通常用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简称BMI)来评估普通人的体重情况,BMI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平方米)而得,正常为18.5~24。如果BMI高于24为超重,BMI高于28为肥胖。值得注意的是,BMI对于特殊群体,比如健美运动员来说,是不适用的。
      
通常来说,大家都认为肥胖形成的原因无外乎是多吃少动,但事实上,远远没那么简单。大致来说,造成肥胖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内因】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纯性肥胖者中有些有家庭发病倾向。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所生子女中患单纯性肥胖者比父母双方体重正常者所生子女高5~8倍。
      
2、神经精神因素。人类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不论属炎症的后遗症(如脑膜炎、脑炎后)、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时,如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
      
3、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而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
      
4、褐色脂肪组织异常。褐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褐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
      
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机体需能时,脂肪细胞内中性脂肪水解动用。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
      
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
      
5、其他。进食过多可通过对小肠的刺激产生过多的肠抑胃肽(GIP),GIP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在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生长激素减少、促性腺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的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发生特殊类型的肥胖症,可能与脂肪动员减少,合成相对增多有关。临床上肥胖以女性为多,特别是经产妇或经绝期或口服女性避孕药者易发生,提示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

【外因】

      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由于糖原储量有限,故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摄入过多的中性脂肪及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症的外因,往往在活动过少的情况下,如停止体育锻炼、减轻体力劳动或疾病恢复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出现肥胖。
 

文:营养师培训


下期预告:     
      《肥胖是病》系列之《肥胖症族谱分类


往期回顾:
     
一看这标题,有不少人就纳闷了——这熬夜可是破坏健康的坏事呀,怎么能和养生搭上关系呢?没错!其实,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减轻对身体的危害,并能促使身体恢复健康,防止给身体带来更严重危害的事,都能称之为养生。换言之,在我们无法避免熬夜这件事发生的同时,用一点小小的健康举措来减少熬夜对身体的危害,相较于其他熬夜族,你可是养生了不少呢。

熬个“养生”夜系列营养知识回顾

      熬夜可真是个坏事
      ②《
让熬夜变得再健康一点
      ③
熬完夜后你得补一补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