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的不一定是“毒品”
在上一期的营养知识中,我们让胆固醇得以“陈冤昭雪”,今天我们要进行平反的食物为背负骂名多年的腌制食品。

很多人都说,腌制食品不但高盐,还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应当尽量少吃。于是,酸菜、泡菜、酱菜、酱豆腐、咸鸭蛋等食品尽在禁食之列。

其实,并非所有的腌制食品都有“毒”。有安全问题的主要是腌制蔬菜,而且是短期腌制蔬菜,腌制时间达一个月以上的蔬菜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这是因为,亚硝酸盐来自蔬菜中含量比较高的硝酸盐。蔬菜吸收了氮肥或土壤中的氮素,积累了无毒的硝酸盐,然后在腌制过程中,被一些细菌转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从而带来了麻烦。之后,亚硝酸盐又渐渐被细菌所利用或分解,浓度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又会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一般来说,腌菜中亚硝酸盐最多的时候,出现在开始腌制以后的8小时到15天之间。温度高而盐浓度低的时候,“亚硝峰”出现就比较早,反之温度低而盐量大的,出现就比较晚。我国北方地区腌咸菜、酸菜的时间通常在一个月以上,南方地区腌酸菜、泡菜也要20天以上,这时候拿出来吃,总体上是安全的。传统酱菜的酱制时间都很长,甚至长达几个月,所以更不必担心亚硝酸盐中毒的问题。泡菜加工中,严格隔绝氧气,可以减少有害物质产生,而腌制当中添加大蒜,能降低亚硝酸盐的产生。

真正危险的,正是那种只腌两三天到十几天的菜。有些家庭喜欢自己做点短期的腌菜,也喜欢把凉拌蔬菜放两天入味再吃,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做法。因为吃酸菜鱼之类的菜肴,屡次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案例,主要是酸菜没有腌够时间,提前拿出来销售的缘故。当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原料本身含有大量硝酸盐,还与温度、盐分、腌制时间有关。鸭蛋、豆腐之类食品并不含有大量硝酸盐,所以盐腌之后不会产生很多亚硝酸盐,不利健康的因素只是过多的食盐本身。
下期预告:
都说补铁补血得吃菠菜,效果好,这话还真错了。
请继续关注《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误区第六辑——补铁别指望菠菜”》。
往期回顾 :
我们都知道,抗氧化对延缓衰老有多么的重要,我们也经常听人说起哪些食物的抗氧化作用更强,哪些食物会弱一些,不同的食物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又该如何选择呢?
《身体爱上抗氧化》系列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