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成都人的膳食结构呈“一高三低”营养结构失衡
发布时间:2013/4/17

消息来源:成都日报

      昨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的专题调查报告显示,根据该队对成都市民三年来的食品摄入情况和膳食结构分析,虽然各类食品人均摄入量略有变化,但膳食结构整体仍呈现“一高三低”态势,营养结构较为失衡,需要调整。
      特点 食品消费稳定 固化特点明显
      据负责本次课题的成都调查队高级统计师喻志强介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由“温饱型”向“富裕型”变迁,与之相关的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等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有必要提倡合理膳食、改变膳食模式,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所谓膳食结构就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喻志强说。
      “根据我们调查队对近年来市民食品消费的追踪和监测,显示出市民膳食的固化特点和失衡状况。”从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谷类、薯类及杂豆的每日人均摄入量由2010年的310.5g减少到2012年的287.6g,减少7.4%;蔬菜类摄入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比2010年减少16.9g,年均下降1.49%;水果摄入量略有上升,由2010年的117g上升到2012年的120.3g;肉类、蛋类和奶制品分别减少12.3g、2.9g、18g;烹调油摄入量略下降,由2010年的35.8g降为2012年的29.6g,“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民食品消费相对稳定,固化特点明显。”
      隐忧 营养结构失衡 在外饮食过多
      “从市民三年来的食品摄入情况和膳食结构分析,虽然各类食品人均摄入量略有变化,但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成都市居民膳食情况呈‘一高三低’态势,营养结构较为失衡。”他说。
“一高”是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过高。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均每日肉类摄入量50g-75g,而成都市民人均每日肉类摄入量就高达135g,远超标准。
      “三低”分别是蔬菜水果、奶类和水产品类摄入量不足。市民人均每日蔬菜摄入量为361.5g,处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范围300g-500g的中下限,而水果摄入量为120.3g,严重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200g-400g标准。在奶类摄入方面,市民人均每日奶类及奶制品摄入量为65.0g,远远低于推荐标准的300g日均摄入量;水产品方面,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为人均每日水产品食品摄入量75g-100g,而成都市民人均每日水产品摄入量仅为23.2g,其中鱼类18.9g、虾类0.8g、其他水产品及制品3.5g。调查还显示,在其他食物摄入方面,成都烹调油摄入以食用植物油为主,市民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29.6g,其中,食物植物油摄入量29.1g,占烹调油摄入量的98.3%,动物油摄入量0.5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居民在外饮食支出比重略大。据调查,2012年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为人均1548.2元,占食品支出的22.9%。川味饮食注重色、香、味,以麻辣、咸香居多,而在外就餐机会的增多,除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外,也容易忽略营养搭配。另外,经常在外就餐会增加脂肪和盐的摄入,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
      建议 合理搭配膳食 优化烹调方式
      针对调查情况,报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首先,建议居民膳食要合理搭配,大力提倡多吃鱼、禽肉,减少猪肉摄入,同时适当增加奶类及奶制品摄入。
      其次,要优化烹调方式,减少食材营养流失。适当改变煎、炸、炒等传统食物加工方式,合理选择有益健康的烹调方法。
      最后,要合理安排在外饮食次数。建议市民合理安排在外就餐,选择卫生良好的餐厅。
 
      下面为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节目针对成都人膳食结构“一高三低”这个调查报告,对中心营养专家的采访!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