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找资料的最好的去处那就是—学校图书馆,各种书籍、杂志、数据库等一应俱全,大抵能满足我们对资料的需求。如果是你是在校大学生,那方法应该不用我多说。
如果是校外,或者是没经过大学教育的,我想这部分人应该是更想知道获取资料的途径。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下平时我们怎样获取靠谱的资料。
我们获取信息一些途径:网络、电视、广播、书籍、报纸、杂志等等···
其中,网络是时下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广地一种方式,几乎各种信息都可以从网络里面获得。
网络里面,可以从微博、博客、电子杂志、数据库等获取。
1.微博传达的信息最及时,具有互动性质,通过收听网络营养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获取可靠的资料。比如葛可佑、陈君石、杨月欣、范志红、王兴国、于康、宁毅、顾中一等等。
2.博客一般是篇的文章,信息要更详细一些,博客也跟微博结合起来了,上面介绍的人士也都有相关的博客,可以在百度里面搜索,时常关注。
3.大众杂志类的文章,可以在网上获取电子版的,期刊网(www.qikan.com.cn)里面非常全面,但是必须注册付费后,才能浏览,如果是有看杂志习惯的人话,包季、包年都是不错的,费用也不是很大。大众类的杂志文章,属于科普性质的,文章浅显易懂,可以很快地获取想要的知识,但受作者的水平影响,文章的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自己去判断。
4.数据库。国内一般用的多是知网、万方、维普三个,主要是检索学术论文。在校的要方便些,如果是校外的,可以通过小木虫、丁香园、师生联盟等网站进行文献求助。另外网上的在线文档分享也是可以找到一部分资料的,比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新浪爱问、豆丁网,最好是下载pdf格式的学术期刊论文。
5.百度百科、维基百科。这两个是可以用来查找相关词条的,还是非常方便,同时也可以扩展相关的一些知识。维基百科要比百度百科更严谨一些。
6.书籍。一般看它的出版社、作者。对于医学、营养方面的书籍,像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的质量肯定要更高一点,作者方面,要看他的专业出身、资历是怎样的。还可以查看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怎样的,比如网上书城、豆瓣等,可以获取书的评价。
除了上面介绍的,还有影像资料这类,比如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会有健康方面的,但这些都不建议拿来当写作的材料。
当我们收集资料后,就需要存放、整理资料。现在一般都是电脑办公,资料都是存在电脑里面的,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存放资料的心得。如果现在仍然是以文档的形式存在自己的电脑里面,难道你不怕数据丢失吗?现在网上有很多的网盘资源,我们可以去申请,一般都会有15g左右的免费空间,存放一般的文档类资料绰绰有余了。对于纯文字类的资料,完全可以放在云笔记软件里面,这个是刚出来的,存放会议、日记、网络文字,资料分类,很好用。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科普写作,必须要做到严谨,所以我们取材就要靠谱,对于你看到的资料,一定要知道它的来源。对于没有任何来源的资料,使用它都要慎重,特别是博客文章的转载、微博分享等,不要糊里糊涂的就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