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茶经》首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茶的性味“苦、甘、微寒、无毒”。中医理论认为茶甘味多补,苦味多泻。中国是第一个确立茶的字音,字形的国家,人工栽培茶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我国可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作为一名茶艺师,在这里就给大家简要地讲讲关于饮茶的注意事项。
一、礼仪方面
1、明代冯可宾在《茶录》中提出品茶有七项禁忌:不如法、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肴杂陈、忙冗、壁间案头多恶趣。
2、俗话说“茶满欺人”,茶,只七分耳,三分是情。
3、温杯涤具,除了表示对客人尊重外,也有利于茶性发挥。
4、冲泡时,手执茶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圈,大概的意思是“请”,“来来来”。
5、注意茶具有图案的方向要面对客人。
6、冲泡时,手执茶壶三起三落,亦称“凤凰三点头”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7、奉茶时,行注目礼,双手奉茶。
二、水质,水温与茶的关系
1、古人云“茶性必发于水”,“泡茶之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现代人泡茶所用水在符合卫生标准的前提下,选择范围较广。
2、泡白茶水温:70℃-75℃;绿茶:80℃-85℃,茶叶越细嫩所需水温越低;花茶、红茶:90℃-95℃;青茶、黑茶:95℃-100℃,注意无论用什么温度的水泡茶,都必须在水烧开(100℃)以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
三、冲泡用具
绿茶宜用玻璃杯,白瓷杯;红茶宜用瓷杯或紫砂壶;青茶宜用盖碗或紫砂壶;白茶、黄茶宜用玻璃杯;黑茶宜用紫砂壶;花茶宜用白瓷盖碗。
四、保存器具和环境要求
1、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罐、瓷坛、玻璃杯最佳,其次为铁罐、木盒、竹盒,塑料袋、纸盒最次。
2、储存温度在5℃以下,超过半年贮藏时间,以-10℃--18℃最佳,相对湿度在20%以下,要求防潮,防氧化、避光、防异味,黑茶还要求干燥、通风。注意,冷藏茶叶取出时要让茶叶温度回升至与室温相近,否则会增加含水量,加速劣变。
五、根据体质和季节饮茶
1、嗜好清淡口味者,可选择高档烘青和名优绿茶,嗜好茶味浓醇者,可选择青茶,畏热体质,可选择绿茶,体寒,手足易凉,胃部不适者,不宜选择绿茶,宜选择红茶,还可在茶汤中加牛奶和糖,去腻消脂功效显著的是乌龙茶及云南普洱茶。
2、春季宜饮花茶,可祛寒除邪理郁。夏季宜饮绿茶,可降温消暑,秋季宜饮青茶,其性平和,不凉不热,冬季宜饮红茶,其味甘性温,可生热暖胃。
六、健康方面的禁忌
1、冠心病,神经衰弱者,贫血者,脾胃虚寒者、妇女“三期”要节制饮茶
2、忌饭前空腹大量饮茶,忌饭后立即饮茶。
3、不能用茶水服用含铁剂、酶制剂以及镇静、催眠类药物。
4、忌饮冲泡时间过久,冲泡次数过多的茶。
品茶重在品味,无论是自斟自饮,还是以茶奉客,从一杯茶中,我们都会有很多的感悟和联想,正所谓“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也许,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