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流传千年的腊八粥
发布时间:2013/1/16
来源:原创      投稿人:营养师柱子      编辑:Mr.x
      粥由来已久,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因其易消化吸收、有益肠胃,是年老体弱者的美食;其清淡可口又是厌烦荤腥、食欲不振的人开胃的最佳食品。粥种类繁多,不可胜数。从原料上分,有谷、禽、果、菜等粥;从食用上分有素粥、荤粥、药粥。食粥,历来为养生家所重视,甚至自成一系,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粥文化”。而其中腊八粥在民间已盛传千年之久,时下正值腊八,我们就来说说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粥”,“五味粥”、“八宝粥”。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定数,少者四五样,多者十几样均可。
      腊八粥的制法其实并不复杂,用料没有定规,可根据各地的习惯、各人的爱好和条件而定。我国北方,人们常用大米、赤小豆、红枣、黄豆、薏苡仁、桂圆、莲子、胡桃、松子等煮成,其味香甜,可畅胃气、生津液。而在南方,人们则喜欢用白果、花生、莲子、红枣、板栗等,加上姜桂等调味品,掺在糯米中煮成咸味粥,温暖滋补,可以祛寒。如今超市里还有配好的腊八粥原料供选用。
      从营养的角度来分析,腊八粥主要是粮谷类、豆类食物加水熬煮出来的,其中可添加坚果和水果、蔬菜等。其中谷类的蛋白质含量为7%~12%,而豆类属于完全蛋白质。谷类与豆类混合食用,能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坚果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其特点是低水分高能量,且富含各种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而在熬粥快结束时加点蔬菜水果,则会增加维生素的含量和种类。
      煮粥是门学问,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煮粥要用新米、优质水,火候要先大火煮开锅,然后以文火慢煮,要煮到米不但烂透,而且均匀地悬于粥中没有沉积。这要求水米比例合适,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下面介绍一些小窍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煮粥原料不要同时下锅不易煮烂的先放,如豆类等;莲子要先去心;生杏仁、核桃仁最好先水泡剥皮去苦味后再下锅;如果想保持鲜花生、藕、百合的鲜脆口感,等粥快熟时再放入;红薯、山药、芋头、马铃薯等一般切块后下;喜甜食者应后放糖,不要把糖过早放在锅里煮,也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蜜桂花、红糖(或红糖煮成的糖汁)等。
      2.把握好米和水的比例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则粥会变稀,难以达到水米融和的要求,在黏稠度和香味上大打折扣。至于具体的比例,还要看您的个人喜好及熬煮时间的长短,一般1:10~15为宜。
      3.豆子开花有诀窍先将难以煮熟的豆类、莲子等在头一天晚上浸泡,第二天泡发至胖大即可。煮豆粥时,也可以尝试不提前浸泡,将豆子先下锅煮开,在放米之前兑入几次凉水,豆子被“”几次后,受到热胀冷缩作用的影响,较容易开花。
      4.菜粥放菜时间最关键煮菜粥时,应该在米粥彻底煮熟后,放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最后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这样青菜的颜色不会有变化,营养也不会流失。
      5.注意不能加碱,以防破坏维生素。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腊八粥食谱
      1.细腊八:用花生、核桃仁儿、豇豆、金针、木耳、豆腐等煮成的腊八粥,称之为“细腊八”。
      2.粗腊八: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花生、核桃仁儿煮成,称之为“粗腊八”。
      3.腊八麦仁儿:用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加上姜、桂等调料掺入玉米煮成腊八粥,取其有温暖手足、滋补身体的功效。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麦仁儿,既可口又有营养。
      4.农家腊八粥:凡是好吃的、能吃的东西,都可适量地放一点,黄豆、绿豆、豇豆、豌豆、山芋、胡萝卜;还有小麦粉、玉米粉、高粱粉、大麦粉等等,杂七杂八地煮成一锅粥,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5.腊八蒜翠绿:将蒜瓣去皮,装入小坛,倒入醋封严,至腊八启封,那蒜瓣甚是翠绿,辣味儿去掉了很多,而醋的味道中也平添了很多蒜香,是吃饺子的最佳作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泡腊八蒜讲究用紫皮蒜和米醋。紫皮蒜泡出的蒜脆香;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而用老醋、熏醋泡过的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
 
参考文献:
[1]秦雨.从腊八粥到食粥养生[J].中老年保健,2007.(1).
[2]周秀.祈福平安,喝碗腊八粥[J].养生大世界,2007.(1).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