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另类国粹---豆腐
发布时间:2012/11/29
来源:原创      投稿人:营养师柱子      编辑:Mr.x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史中,大豆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已知的豆科植物中,大豆是蛋白质最丰富并且最廉价的食物来源。可它早年的境遇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产生大量胀气,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到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最终,发明了豆腐。
      豆腐是我国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时至今日已有2100多年历史。豆腐凭借着自身的营养和可塑性,被人们制成各式各样的美食,早已成为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用食品。
豆腐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豆腐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解酒等。
      豆腐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老豆腐(北豆腐):以盐卤(氯化镁)点制,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口感很“粗”,但蛋白质含量最高,镁、钙含量高,有强健骨骼和牙齿的作用。
      2.嫩豆腐(南豆腐):以石膏(硫酸钙)点制,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鲜,但蛋白质及钙含量较低。
      3.内酯豆腐: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质地细腻,口感水嫩。但由于大豆含量低,其蛋白质含量也低,并且不含钙、镁,营养价值较低。
      4.日本“豆腐”:水润白嫩,口感爽滑,但却不是真正的豆腐,因为原料中压根没有大豆,是用鸡蛋制成胶体溶液后凝固制成的“鸡蛋豆腐”。

下面介绍一款豆腐的常用做法:
      家常豆腐
      食材:北豆腐400g、青蒜2棵、红辣椒2枚、猪绞肉50g、大葱1段、老姜10g
      调料:料酒1汤匙(15ml)、酱油1汤匙(15ml)、白砂糖1茶匙(5g)、油2汤匙(30ml)、盐适量。
      做法:1.北豆腐切成5cm见方的厚片,喜欢口感软嫩的可以厚至1.5cm,反之则减少厚度。青蒜择洗干净,切成斜片。辣椒洗净切片。大葱和老姜分别切末。
      2.中火加热煎锅中的油至5成热,逐块放入豆腐块煎至底面金黄,小心翻面将另一面也煎成金黄。煎豆腐时需有足够耐心,不宜过早翻动,以免豆腐粘锅、碎裂。煎够火候时豆腐自然就与锅分开了。
      3.炒锅中留底油,大火加热至5成热,投入葱末、姜末炒出香味,放入猪绞肉炒散并变色。烹入料酒,下酱油、白砂糖和少许水(也可加入高汤)煮开,放入豆腐加盖焖煮5分钟。
      4.投入青蒜、辣椒翻炒至青蒜变色,视自家口味调入适量盐,翻拌均匀即可出锅。
 
参考文献:
[1]徐成文.豆腐虽美味,可不要贪吃哦[J].家庭医生.2012(10).
[2]林言吉.清热润燥说豆腐[J].孩子.2012(9).
[3]佚名.家常豆腐[J].中外食品工业·贝太厨房.2012(9).
[4]佚名.黄豆对豆腐的漫长寻找[J].文苑.2012(10).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