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认识亚硝酸盐
发布时间:2012/11/26
来源:原创      投稿人:营养师柱子      编辑:Mr.x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千万别吃隔夜菜”“水放久了也会坏”之类的帖子,不了解的却真给吓唬到了,一传十十传百,从此吃什么都变得小心翼翼,“神经兮兮”。我们不否认发帖子的也是一番好意,但你一番好意却误导了不少人,好心办了坏事。那么今天就来学习一下“罪魁祸首”亚硝酸盐吧。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效应,它被吸收入血之后,在血液中存在的半衰期只有1-5分钟,被转化为一氧化氮(NO),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对降低血压和预防心脏病有好处。
      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在于它能够把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引起缺氧,导致紫绀症。通常认为成年人一次摄入200mg以上的亚硝酸盐可能发生中毒反应。婴儿摄入含硝酸盐过多的水或食物可能导致“蓝婴病”的案例,认为也是因为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的原因。按照植物学部位来分类,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叶柄>叶片>茎>根>花>薯块>鳞茎>果实>种子。也就是说,豆角、黄瓜、番茄、洋葱之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原本就很低,无需担心亚硝酸盐问题;而菠菜、韭菜、芹菜和萝卜之类就有这种担心。在刚刚采收的新鲜蔬菜当中,亚硝酸盐含量微乎其微。而蔬菜在室温下储藏1-3天时,其中的亚硝酸盐达到高峰;冷藏条件下,3-5天达到高峰。对于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蔬菜来说,亚硝酸盐产生量特别大,冰箱储藏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室温储藏,而对于黄瓜和土豆来说,差异并没有那么明显。冷冻储藏的变化很小,各种蔬菜的差异也不大。不过,对于长期储藏的大白菜来说,储藏多日之后,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反而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储藏过程中营养损耗和转化为其他含氮物的原因。
      炒熟的蔬菜久存之后,也同样会有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问题,这是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导致的。很多细菌都有硝酸还原酶,能够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使其含量上升。如果能够在烹调之后马上拨出一份,不再翻动,尽快放入冰箱当中保存,第二天早上的亚硝酸盐上升仍然很少。如果把蔬菜先在沸水中焯一下,通常可以除去70%以上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既然硝酸盐的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在冰箱里存到第二天,亚硝酸盐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完全不必担心其安全性。相比而言,腌制肉类的亚硝酸盐含量要高很多。熟肉制品的许可残留量因产品而异,在30-70mg/kg之间,个别如镇江肴肉可高达150mg/kg。相比而言,哪怕是剩菜,其中亚硝酸盐含量也明显低于合格的熟肉制品。
      蒸锅水、千滚水等久沸的水,还有隔夜水,里面含有的亚硝酸盐多吗
      答案是否定的。水里的亚硝酸盐是哪儿来的?通常是来自于硝酸盐。如果水中含有高水平的硝酸盐,那么在煮沸加热条件下,可能部分转变成亚硝酸盐。也就是说,只有水中硝酸盐浓度原来就比较高的时候,才会发生久沸令亚硝酸盐增加这种情况。 但是,如果水质本来就合格,硝酸盐含量很少,那么它煮沸之后所能产生的亚硝酸盐也就会很少。亚硝酸盐含氮,氮元素不会凭空产生——化学元素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因为加热而增加或减少,这个基本原理可不能忘记啊!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亚硝酸盐词条.
[2]范志红.隔夜菜和肉制品谁更可怕?5个问题的深度解答.
[3]范志红.蒸锅水和隔夜菜真的有毒吗?
[4]范志红.远离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对策.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