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冬季养生法则
发布时间:2012/11/23
来源:原创      投稿人:营养师柱子      编辑:Mr.x
      今年11月7日立冬,表示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气温将快速的下降。在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自觉地加多了衣服,穿得厚厚实实的。除了保暖之外,在饮食上其实也是要随着季节而调整的。那么下面就谈一下在这个时节该如何养生吧。
      中医认为,冬天是人体进补的大好时节,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并且还因为冬天天冷,多吃些温补之物。
      按照中医食疗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阳和补阴。
      补气是针对气虚体质。如行走后冒虚汗、说话无力、精神疲乏等,可多食用益气健脾的补气食物,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药、红枣、胡萝卜、豆浆、鸡肉等。饮食中也可添加红参、白术、黄芪和五味子等中药材。
      补血是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黄唇白、月经量少且色淡等体征,可选用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血、龙眼肉、桑葚、黑木耳、胡萝卜、猪肉、海参、鱼类等。有补血作用的中药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首乌等。
      补阳是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功能低下等,可食用具有补阳助火、温肾助阳的食物,如狗肉、羊肉、虾、鹿肉等,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等有补阳作用。中药可选用鹿茸、杜仲、蛤蚧和十全大补酒等调补。
      补阴是针对阴虚体质。如两颊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午后低热、妇女白带增多等。可食用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功效的食物,如银耳、木耳、梨、牛奶、鸡蛋、葡萄、白菜等。中药可选用白参、沙参、天门冬、鳖甲、龟板、冬虫夏草等。
     冬季大多是补气和补阳,不过针对有些疾病,补血和补阴也要兼顾。
     除了饮食方面,还要注意运动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动为阳,静为阴,怕冷不运动不利于体内阳气的滋养。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功效。
      不过,冬季寒冷,应注意“藏”,不要运动过度,运动强度控制在微微发汗即可,不要让毛孔过度张开而大汗淋漓。我们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球、做操、舞剑、练太极拳等,都是强度不太大、较适合冬季运动的项目。冬季开始运动锻炼的时间不应过早,应在太阳升起后进行。此外,还要注意保暖,以防着凉感冒。
     另外,要注意早睡晚起、睡眠充足。中医认为,人体在一年四季中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晨起床不宜过早;晚饭后运动时间不要过长,晚上10点钟就要上床睡觉,不宜过晚,注意精气血的闭藏。
      能做到上面所说的就很不错了,做到未病先防,才是我们养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晓健.立冬:养阳补肾精[J].祝您健康.
[2]菡月.立冬时节当养肾[J].保健与生活.
 
相关阅读:
拥抱寒冬 
微型“大脑”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