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 投稿人:第六期讲师班学员何中达 编辑:Mr.x
6月5日上午,我有幸和老师一起参加老年大学的一次课外活动,和他们沟通交流后,感觉他们对健康非常关注,希望获得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尤其是膳食营养方面的知识,特别关注“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他们渴望在世能颐养天年,健康终老!
记得我在跟师学习经络学的时候,曾写过一篇《经脉者说》的小文章,“经脉者,气血运行之通道也,输布营养于全身各处,以达营养脏腑组织、濡润筋骨、通利关节之效也。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营卫之气是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来的,是从我们每天的膳食中获取的!文中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经络要通畅,为“输布营养于全身各处”提供通道;二,营养要均衡,才能满足身体的新陈代谢!二者缺一不可!试想:经络很通畅,但是没有均衡的营养来滋养五脏六腑、皮肉筋骨,脏腑组织发生功能性病变,健康从何谈起呢?况且“经络通畅”本身就要求有足够的气血来维持!反之,每天摄取均衡的膳食,但经络不通,化生的气血不能“归经”,就好比地震把道路阻断,外界再多的物质也不能及时送到灾民手中一样,各脏腑组织同样得不到滋养!所以,老年人要想健康,在世能颐养天年,健康终老,“经络通畅”和“均衡营养”都要兼顾!
在我平时的临床实践中,有一个现象:患者如果是实证(素体较好,外感六淫致病),通过针灸、推拿、甚至配伍的中药汤剂治疗后,效果很好!反之,患者如果是虚证(素体虚弱,内生五邪致病),通过针灸、推拿、甚至配伍的中药汤剂治疗后,收效甚微!显然,前者获得了健康,是因为经络通畅了,同时平时的营养也是均衡的,“经络通畅”和“均衡营养”都兼顾了!后者收效甚微,是因为经络通畅了,但是平时身体虚弱,没有均衡的营养作支撑!
虽然我意识到“经络通畅”和“均衡营养”都需要兼顾,但是那时对“均衡营养”只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上面,不知道如何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既没有找到合适的指导老师,也不知道该看哪些营养方面的书籍。我相信,一个知识架构的形成,老师的传授非常重要!
我也曾在社区给老年朋友举办过健康讲座,在教他们练习我编写的经络操的同时,也传授给他们要认识到维多利亚宣言所宣称的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中国几千年传统医学的观点就是“寓医于食”,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明代名医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可见,食疗伴随着中华文明已经在预防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可那时,我要进一步讲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就无从开口了。
我认识到:显然地,缺乏“合理膳食”方面的知识已经成为我从事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事业的一个瓶颈,只有突破这个瓶颈,才能在所从事的事业上进阶,才能帮助和指导更多的人群获得健康!
为了弥补我在营养食疗方面的知识缺陷,我参加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的课程,希望通过营养师培训中心高效、成熟、系统地营养知识的传授,让我能尽快建立膳食营养的知识架构,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打基础。
其实,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合理的膳食,合理的膳食才能获得均衡的营养,均衡的营养和经络的通畅才是健康的有力保证!这也是我从事中医的一贯主张。
每次学习后回到家里,我有意识地跟家人分享学习的知识点,通过复述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感到进步较大。现在,我在超市购买食物时,更多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都要习惯地查看营养标签;习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供的原则和方法指导家人每天的膳食,纠正以前不合理的膳食习惯,用膳食宝塔改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真是获益匪浅!
当然,我更认识到要熟练运用营养学的知识,做一个合格的营养师,指导一般人群和特定人群进行合理膳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比如,如何设计“膳食调查”更合理?达到了解调查对象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信息的目的;根据他的饮食习惯和所处的季节,以及计算出他的体质指数(BMI),确定他每天的能量需求量,再细化到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需求量,再根据这些信息,如何既经济又合理地编制膳食食谱?落实到具体吃什么食物?即“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肯定还需要大量储备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我坚信,老师已经把我领进了营养学的领域,只要掌握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清晰的知识架构、一些理论理念、原则方法,以后自己勤奋努力地学习和运用,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目前,我参加的营养师培训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但运用和实践营养学知识才刚刚开始。首先,我要通过国家营养师三级资格考试,达到国家对三级营养师的基本要求。其次,我要尽量计划出更多时间、用更多精力储备营养学方面的知识。第三,通过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提供的平台,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多地参加膳食营养实践活动,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实实在在地帮助别人获得健康,实现扁鹊所说的“君子有病,期先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的主张。
现在中国居民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许多触目惊心的疾病的发生。尤其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痛风等等,这些病不仅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统计发现已经向年轻化趋势发展了。现在卫生部在一些医院设立了营养科,期望通过膳食营养的早期介入,达到预防各类疾病的目的,减轻国家沉重的医疗负担。
我曾经通过“经络理疗和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患者,取得过良好的效果。我曾制定出治疗糖尿病的目标:1、平稳降糖,安全达标,使患者代谢保持平衡,避免高渗性昏迷、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低血糖的发生。2、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眼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防止并发症造成失明、截肢、偏瘫或过早死亡。3、使患者康复,具有正常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颐养天年。以后我计划让膳食营养介入治疗,通过科学的膳食食谱,控制血糖生成指数(GI),我坚信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期望总结出一套模式,普及到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同样的原理,对其它疾病的治疗,也介入膳食营养模式,可以预见,这比单纯的“经络理疗和中药配伍”效果更好,治疗方案也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另外,我认为,健康教育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社区、企业、学校等团体的健康教育,让“经络通畅”和“均衡营养”兼顾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才是“治本”的事情,但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我在《经脉者说》文中最后说:“故经脉通利者,百病不侵,在世颐养天年。吾辈可效上古之人,皆欢喜度百岁而去矣!”其实有些夸张,“经络通畅”和“均衡营养”才是“欢喜度百岁”的前提和保障!今天看到许多老年人渴求健康的眼神,感受到他们对健康的热情追求,我心里坚定地相信:膳食营养,大有可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