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营养学会培训中心(原成都中医药大学营养师培训中心)
关于谷类食物的营养误区
发布时间:2012/3/26
      谷类,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米饭啊,面条等,那么在食用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以下几个关于谷类食物营养的误区呢?
1.大米、白面越白越好?
      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大米面粉不是越白越好,因为谷粒由外向里可分为谷皮、糊粉层、谷胚和胚乳,这四个部分的营养成分也不相同。由谷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其中还有少量的矿物质;糊粉层含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谷胚不仅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还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胚乳主要的营养成分是淀粉和少量蛋白质。加工过细谷粒中的糊粉层和谷皮去掉太多,就损失了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会引起“脚气病”。
 
2.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发胖?
      现在很多人认为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面制品会让人发胖,只是不正确的。而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过剩。在三大产能营养素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中,脂肪是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的。1g碳水化合物产生约17KJ(4kcal)能量,而1g脂肪产生约38KJ(9kcal)能量,富含脂肪的食物的口感好,刺激人的食欲,让人容易摄入更多的能量。
 
3.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是红细胞唯一可以利用的能量,同时也是神经系统、心脏、肌肉活动的主要来源、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正常功能都有重要意义。
不论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还是蛋白质如果摄入过多,在体内就会变成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更容易被人体利用。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的最高的城市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减少,仅占到总能量的41%。所以主食吃得越少越能减肥是不正确的。
      希望今天介绍的这三点会让大家从谷类营养的误区中走出来。
 
 
Copyright 2005-2025 四川搏锦程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名访问者
蜀ICP备0601687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