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对于健康而言,少则有益,多则受害。酒,“让我欢喜让我忧”。因此,喝酒要掌握“科学、健康、适度”的基本原则。
一、少量饮酒有益健康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少量饮酒有益于人体健康。
1、有营养:WHO的一项调查表明,法国人喜欢吃牛排,肉类,尤其是脂肪的摄入量,是美国人的数倍;然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却远远低于美国人。究其原因,竟是法国人得益于红葡萄酒。研究表明,红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原青花素、多酚等植物化学物质,能抗氧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防衰老,可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抗癌症。红葡萄酒中还含有维生素B、C及钙、钾、镁、硒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啤酒被称为“液体面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优质白酒被称为“液体蛋糕”;黄酒则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大量维生素B。100毫升黄酒含1.2-1.6克蛋白质,可提供120千卡热量。总之,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开胃口:许多地区有“开胃酒”、“加饭酒”之说。那么,喝酒为什么能开胃、加饭呢?是因为:酒中所含的维生素和酸性物质,能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量,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因此,可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故有“开胃”、“加饭”的作用。
3、提兴致:喝酒,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融合剂,能提精神,助兴致,调氛围,增乐趣。亲朋聚会,同事会餐,商务洽谈,外交活动,“无酒不成席”,无酒无氛围,喝酒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中国人一年能喝一个西湖水的酒,成年男性的饮酒率达42.2%。
4、壮胆量:酒能壮胆量,增豪气。武松就凭着一顿豪饮,胆壮如牛,豪气冲天,才在景阳冈一顿拳脚,把一只凶猛的老虎打死。3杯下肚,不敢说的话敢说了;不敢做的决策,一锤定音;踟蹰不前的脚步迈开了。
然而,事物总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果饮酒过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超过一定的量之后,对人体就有损害。
二、大量酗酒损害身体
酒由粮食或水果酿造而成;危害人体的是其中的酒精。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90%由肝脏解毒,转化为乙醛,渐次氧化,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1、害脑:酒精进入人体后,减弱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增强兴奋过程,使人表现为兴奋状态。随着血中酒精浓度的增加,皮层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的抑制程度加重。酒精血浓度达到0.05%时,人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达到0.1%时,出现酒精中毒,失去自控,吐字不清,走路不稳,胡言乱语;达到0.2%时,酩酊大醉;达到0.3%时,烂醉如泥;达到0.4%时,会昏迷不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有资料表明,每天喝酒2两,3年以上,智力会下降30%~50%。
2、伤心:酗酒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有资料表明,每天喝酒3两,5年以上,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咳嗽,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3、损肝:因为酒精主要在肝脏解毒,肝脏每小时能处理6~7克酒精。如果酗酒,使进入肝脏的酒精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那么,首当其冲受害者自然是肝脏。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入肝后首先分解为乙醛。乙醛即可直接损害肝脏,又能促进脂肪肝的形成。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损害,引起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40%因肝硬化死亡的病人是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
4、促癌:酒精不是致癌物质,却是促癌物质。酗酒后血中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叶酸、锌、镁等抑癌质减少,抑制亚硝酸铵的酶类活性降低,促进了癌症的发生。因此,长期大量喝酒引起肝癌、肺癌、大肠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几率明显增高。
5、致畸:父母酗酒是胎儿弱智的首要原因。这是因为,过量的酒精影响了精子和卵子的活动力,也影响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容易产生胎儿畸型。
6 要命:酒后驾驶死于车祸者屡见不鲜。至于酗酒闹事造成人身伤亡者,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