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解释世间万物的发生、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想,五行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木火土金水构成的,事物的变化就是这物种物质不断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制化胜复、五行的相乘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原理。
五行的相生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现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所以木为火之“母”,而火生土,所以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
五行的相克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此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关系。
人体之所以生病追其根源为五行不平衡,中医讲究治病治根,所以在给病人建议之前,一定要先把他的根本病因找出,虽然有时看似有很多症状,不知如何着手,但只要将其根源抓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前几天有个6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口述她有高血压20多年,而且全身冒虚汗(尤其以头顶为主),心情有时很焦躁,睡不着觉,小便多。她来治疗的目的是把失眠治好,但我们在治疗时不能只单单考虑失眠的问题,要找到其根源所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她口气较重,舌诊见舌苔厚腻、舌质偏淡,舌尖较红,说话也很急躁。我们以五行的角度来考虑:则问题出现在木、土、水上面。因为从症状及交谈内容来说可以推出病人肝火过旺,肝火旺则生心火,所以舌尖较红(但这都不是主要问题);肝火一旦过剩,相克中就会过度地克土,则导致脾虚;子病及母,所以要影响木之“母”,及肾。这个病人就是肝阴虚、肾气虚、肾阴虚,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兼顾到调理肝、脾、肾。在这个病例中,不是失眠就治疗失眠,而是找到失眠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这就是中医思想,这就是五行在中医治病过程中的应用。
实习生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