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药利他林
2010年1月中旬,台湾公众舆论被一条社会新闻引爆:在1月8日台北警方在与教育局等机构的联合稽查中,一位54岁的老师涉嫌给补习班的学童服用3级管制药品利他林(Ritalin)。这位老师公开表示,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不要吵闹。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利他林俗称“聪明药”,它曾被多个国家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ADHD),但是经证实会增加使用者死亡以及身体和精神伤害的风险,后来逐渐被禁止使用。利他林在大陆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
不仅在台湾,欧美许多国家的学生都把它当作“救济灵药”。每到大考之前,美国校园的走廊里总能看到有人兜售“聪明药”。它的效果很明显,据一位服用者表示,短短几分钟之后便能感觉注意力明显集中,读书和记忆速度更快,“我感觉自己就像充满电的电池!” 逐渐上瘾的服用者将利他林和其他IQ兴奋剂统称为“大脑伟哥”。
这种状态对于许多年轻人极具诱惑力:服下一片药,拥有超脑力。根本不需要睡眠和休息,大脑会像一台马达那样长久保持高速运转状态。依靠它的魔力可以在考试、演讲或面试中胜出,光明前途在这些年轻人面前展开。野心和欲望令人不顾副作用。据德国药品监督局的调查显示,在德国有200万人至少一次服用过药物来给大脑“提速”,有80万人经常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