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味觉是幸福的,很少有人会厌恶甜味。科学家发现,给没有味觉体验的新生儿品尝糖水,孩子也会面露愉快的表情,这说明喜欢甜味是人的本能,与生俱来。同样,哺乳动物的乳汁都有淡淡的甜味,这有助诱导幼小动物本能地吮吸乳汁,赖以生存。
天然食物中具有甜味的物质主要是小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这些单糖或双糖被摄入人体后,很快被消化吸收,转变为血葡萄糖,运往各组织细胞,然后经过生物氧化,放出能量。葡萄糖是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甜味表示人体对能量的需要。
机体不需要太多的甜味,人体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淀粉来提供,淀粉属于多糖,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但是没有甜味,在体内同样消化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也可转化为葡萄糖,供给一部分能量。
一餐膳食,大体上能供给机体半天所需要的能量,到下一餐前,由于能量短缺,血糖浓度下降,我们往往显得有气无力。过分饥饿时,再在户外活动,体质差的人有可能发生低血糖休克,因为大脑只能使用葡萄糖为唯一能源,一旦它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休克,停止思维来自我保护。这时,让患者平卧休息,喂些糖水,快速补充能量,一般无甚大碍。
祖国医学认为,甘味入脾,舒缓肝气,补中益脾;但偏嗜甘味,五味失调,则湿热内生,损伤脾胃,食欲不振。
然而现代食品工业大量使用糖来加工食品,糖果、糕点、饮料、冷饮、蜜饯等多为甜味,嗜好甜食就会带来两个健康上的问题。一是糖摄入过多,造成机体能量不平衡,容易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上升。二是吃甜食后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产生龋齿。牙齿一旦受损,不像人体的其他器官有自我恢复能力,只能请牙科医生修修补补,麻烦终身。
人体只需要适度的甜味,少食甜品,亦是一条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