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粮食生产技术一日千里,但我们对基本营养的认识才处于启蒙阶段。许多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对于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仍一知半解,更不必说一般社会大众了。每家食品厂商竞相制造比对手更可口、保存期限更长和不受微生物污染的食物。
回顾这段过程,我们不得不佩服食品业者完成的使命。二次大战结束时,多数美国人并不知道加工和快餐品。但到了20世纪末,加工和快餐品的销售额已经主宰美国1兆美元食品产业。
虽然食品业让每个人摄取足够的基本热量,却在不知不觉中危害个人的健康。
食品业者为了增添产品的美味,而添加脂肪。食品愈可口,消费者购买的愈多;消费者买的愈多就愈胖;消费者愈胖,每天就能消耗更多的食物,如此循环不已。
业者以杀菌或高热的方式处理食物,以避免产品受到污染。市面上的所有罐头食品和牛奶、果汁都是经过杀菌处理的。但不幸地,食品经过高温加热,及在罐头和其它真空包装长期贮存后,原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被破坏殆尽。一般来说,罐头和其它类的加工食品并不会破坏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
业者为了增加产品的保存期限(和安全性),而在食物中添加大量防腐剂,像钠和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安全量”的化学成份。一个标准成年人每天约需500毫克的钠,一般天然食物已足供所需。但由于加工食品普遍添加盐,所以美国成年人的钠摄取量是基本需求量的10到14倍。我们的味蕾因加工食品而钝化,所有天然、未加工食物吃起来显得淡而无味。此外,盐更是造成高血压的元凶。高血压容易引起中风、心脏病和肾衰竭。
业者为了吸引消费者,通常都会以化学方法改变口味。如此一来,消费者对他们的单一产品嗜食成瘾,成为死忠受用者,而丧失身体寻找各类所需食物的本能。